在自然災害頻發的當下,地震始終是威脅建筑..和人們生命財產的重大隱患。為了提升建筑在地震中的..性,抗震支架和隔震支座作為兩種重要的抗震設施,被廣泛應用于各類建筑工程中,它們以各自獨特的方式發揮著關鍵作用,共同為建筑的抗震性能保駕護航。
抗震支架:穩固機電設施的堅強后盾
(一)工作原理與結構組成
抗震支架通過獨特的斜撐結構,能夠有效地抵抗和..水平地震力。依據 GB50981 - 2014《建筑機電工程抗震設計規范》,它由錨固件、加固吊桿、抗震連接構件及抗震斜撐組成 。所有構件均采用成品構件,連接緊固件的構造便于安裝,..在地震來臨時,各部件能協同工作,穩固支撐機電設施。側向抗震吊架用以抵御側向水平地震力作用;單管 (桿) 抗震支吊架由一根承重吊架和抗震斜撐組成;門型抗震支吊架則由兩根及以上承重吊架和橫梁、抗震斜撐組成,可根據不同的機電設備和管道布局進行靈活配置。
(二)應用場景與重要作用
抗震支架主要應用于抗震工程、結構工程、機械工程、給排水等工程項目,常見于地鐵、飛機場、火車站、會展中心、體育館、商業綜合體、工業廠房等大型綜合體建筑。在這些場所中,機電工程設施繁多,如給排水管道、消防系統、供暖通風管道、電力電纜等。一旦發生地震,若沒有抗震支架的保護,這些設施易發生位移、脫落,不僅會影響自身功能,還可能引發火災、漏電等次生災害,危及人員生命..。抗震支架能夠限制附屬機電工程設施產生位移,控制設施減少振動,并將荷載轉載到承重結構上,有效減小設施本身的地震作用力,提高建筑機電工程設施的抗震能力 。例如在地鐵站,各類通風管道和電力電纜通過抗震支架牢固固定,保障了在地震時地鐵系統仍能維持基本運行,為人員疏散和救援工作創造條件。

隔震支座:緩沖地震能量的關鍵裝置
(一)工作原理與類型
隔震支座是設置在結構底部的一種支承構件,其工作原理是運用隔震裝置將上層結構與下層隔開,通過隔震層的變形消耗和緩沖震動時下層的振動,從而保護上部結構免于震動破壞 。按照隔震方向,可分為水平隔震、豎向隔震以及三維隔震三種類型 。目前以水平隔震為主,因為震害大多是由橫波引起的水平震動造成,而縱波即豎向振動造成的影響相對較小。其中,建筑橡膠隔震支座較為常見,主要由橡膠和鋼板多層疊合經高溫硫化而成,分為鉛芯橡膠支座 (LRB)、天然橡膠支座 (LNR) 及高阻尼橡膠支座 (HDR) 三種 。鉛芯橡膠支座通過在支座中心壓入鉛芯,構成阻尼機構,可調整屈服力大小。
(二)應用場景與顯著優勢
隔震支座廣泛應用于民用建筑、公共設施和工業建筑等領域 。在民用建筑中,住宅、商業建筑、學校和醫院等采用隔震支座,能為居民、工作人員、師生和患者提供..的環境。例如在地震高發地區的高層住宅,隔震支座可有效減少房屋損壞和人員傷亡風險;學校和醫院這類在地震后需盡快恢復使用的建筑,隔震支座能..其結構穩定,滿足救援和社會服務需求。在公共設施方面,博物館、圖書館、檔案館、體育場館、會展中心以及交通樞紐等,隔震支座可以保護珍貴文物、資料,保障人員密集場所的..疏散和設施正常運行。工業建筑中的廠房、倉庫以及石油化工設施等,隔震支座能保護生產設備和物資存儲設施,降低地震對工業生產的影響,減少經濟損失,特別是石油化工設施,可有效降低地震導致的泄漏和爆炸等嚴重..風險。其優勢還體現在耐久性好,如鉛芯隔震橡膠支座抗低周期疲勞性能、抗熱空氣老化、抗臭氧老化、耐酸性、耐水性均較好,可與建筑同壽命 ;同時具有足夠的..儲備,水平變形 250% 不會影響使用,水平變形 450% 產品也不會破壞,還具備穩定的彈性復位功能。
抗震支架和隔震支座在建筑抗震中都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。抗震支架專注于保障機電設施的..,隔震支座則致力于保護建筑主體結構。在實際建筑工程中,應根據建筑的類型、功能、所在地區的地震風險等因素,合理選擇和配置抗震支架與隔震支座,為建筑打造全方位的抗震防護體系,更大程度降低地震災害帶來的損失。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和創新,未來它們將在建筑抗震領域發揮更為重要的作用,為人們的生活和生產提供更可靠的..保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