防災減災 地震災害的防范與自救!
地震災害的防范與自救,冷靜應對,科學自救!注意!避震原則!
1、一旦發生地震,要保持..,不要慌亂,采取就近避震原則。在具有抗震能力的房屋內,應就近躲避。在不具有抗震能力的房屋內,如能即刻跑出室外應及時逃往空曠地帶,小心墜物。
2、有利的避震空間:室內結實、不易傾倒、能掩護住身體的物體下或物體旁,開間小、有支撐的地方。
3、正確避震姿勢:趴下、蹲下或坐下,盡量使身體的重/心降低,保護頭部。
4、保護住身體的重要部位:頭、頸、眼睛、口鼻。
注意選擇逃生時機,若遇地震如何..逃生,如何自救互救?
01、樹立生存信心
如果不幸被埋壓,應盡量沉著冷靜,樹立生存的信心。
02、改善環境
如有條件,可以先挪開頭部附近雜物,保持呼吸暢通。
03、擴大和保護生存空間
擴大和保護生存空間:可以利用各種物體支撐殘垣斷壁,以防止余震發生后生存環境惡化。
04、自我包扎
如果受傷,要用簡易的辦法包扎傷口,以免失血過多。
05、保存體力
如需留在原地等候救援,盡量保持..,減少體力消耗,等待救援人員到來。
06、尋求救援
當聽到有人施救時,應利用一切辦法與救援人員取得聯系(如敲擊器物、吹哨子等),積極配合地面營救工作。
不同場所的防震避險方法
01、居家避險
如果真的遇到地震,居家避險要一時間把防盜門打開,如果住的是平房,你可以迅速跑到門外。如果住的是樓房,千萬不要跳樓,應立即切斷電閘,關掉煤氣,暫避到洗手間等跨度小的地方,或是桌子、床鋪等下面,同時用衣服或是軟墊做好頭部的保護,震后迅速撤離,以防強余震。
注意:
1、家具上面不要放重物,防止掉落砸傷。
2、有玻璃浴房的衛生間不能躲避,要防范玻璃爆裂傷人。
3、陽臺和外側墻體旁、窗戶、吊燈、裝飾物及大鏡子下都不可以躲避。
02、校園避險
學校地震避險是有特殊要求,首先千萬不要慌亂,教學樓一層的同學在老師帶領下有序撤離教室,在操場等..地帶避險;其他樓層的同學在教室就地避震,依托桌椅、書包做好個人防護,待主震停止后服從老師指揮有序撤離到..地帶,千萬不要帶頭亂跑。
03、室外避險
如果地震時我們在街道上,應用手護住頭部,迅速遠離樓房,到街心一帶。如在郊外遇到地震,要注意遠離山崖、陡坡、河岸及高壓線等危險區。正在行駛的汽車和火車要立即停車。
如果震后不幸被廢墟埋壓,要盡量保持冷靜,設法自救。無法脫險時,要保存體力,盡力尋找水和食物,創造生存條件,耐心等待救援人員。
注意:
1、應選擇開闊的地方避險,比如公園、廣場、道路等。
2、遠離高大建筑物,特別是有玻璃幕墻的建筑。
3、避開立交橋、煙囪水塔、高壓線、廣告牌、危舊房屋和墻體等。
4、盡量采取坐姿或蹲下以免摔倒,注意觀察周邊情況,有危險馬上撤離。
04、如果在車中
司機減速,乘客抓緊拉手同時護住頭部和腹部。
05、在商店、高層等地
找可形成三角空間的地方,近水不近火,靠外不靠內,躲在大柱子和大商品旁,朝著沒有障礙的通道,向底層轉移,注意!樓梯往往是建筑物抗震的薄弱部位。
日常可以做的防范準備
★ 1.學習知識
平時要加強防震減災知識的學習,掌握應急避險方法和一般急救知識,包括應急預案的內容。
★ 2.了解房屋抗震情況
防震減災實踐表明,危害生命的不是地震本身,而是不抗震的建筑。要了解自己居住的房屋是否抗震,如果未達到抗震設防標準,要及時加固。
★ 3. 熟悉環境
熟悉周圍環境,了解..通道和避難場所,地震時沿規劃路線及時疏散。
★ 4.注意物品擺放
放置物品重的在下、輕的在上。不可將笨重物品擺放過高,固定好高大家具,以防傷人。
將床放在牢固墻體附近,盡量遠離屋梁和懸掛的燈具。將懸掛物取下或系牢,防止傷人。
★ 5.清理雜物
清理陽臺,花盆等物品不要放在陽臺上,以免掉落傷人。清理通道雜物,通道中不要堆放雜物,以便人員疏散。
★ 6.準備地震應急包
提前準備好隨身攜帶的地震應急包,建議每人一個,用于地震發生后的自救互救。配齊應急物品(如藥品、食品、水、手電筒、口罩、哨子、手套等),并且放在隨手可以拿到的地方,同時要及時更換應急包內的過期物品。
★ 7.開展演練
要提前做好預案,以家庭為單位經常組織開展緊急避險、撤離和疏散的演練活動。
★ 特別提示:關于家庭應急包 ★
為了在災害發生的時候,能夠更好地開展自救和互救,您的家中需要常備一個急救包。北京市應急管理局提出了家庭應急物資儲備清單的基礎版和擴充版。
應急包內通常需要準備壓縮餅干、水、常用藥品,以及火柴火機、手電、便攜式收音機、急救用品、求救口哨、保溫毯、雨衣、小工具及個人資料等物品,準備越充分,危急時刻就越有用。
- 防災減災 珍愛生命 -
免責聲明:文章來源于網絡,不代表本站觀點,內容版權歸屬原作者及站點所有,如有對您造成影響,請及時聯系我們予以刪除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