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2月6日,成都商報-紅星新聞記者從四川省人民政府官網獲悉,日前《四川省電源電網發展規劃(2022~2025年)》(以下簡稱“規劃”)印發,將堅持適度超前的原則,到2025年基本建成具備較強抗風險能力的電力系統。
《規劃》明確四川省電源電網建設總體要求、主要任務、重大工程、改革舉措,規劃期為2022—2025年,以補齊短板,更好提升電力服務水平,守住民生用電底線。
《規劃》提出,到2025年,基本建成具備較強抗風險能力的電力系統。電源結構更加優化,電力裝機規模達到16560萬千瓦,水電、火電、風電、光伏發電占比從77.8%、15.9%、4.6%、1.7% 調整為64.1%、16.6%、6.0%、13.3%。電網保障更加堅強,建成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輸變電工程,四川電網500千伏“立體環網”加快建設,省內受端電網明顯強化,新增供電能力2000萬千瓦以上。
《規劃》提出,強化水力發電主體支撐地位,將推進以金沙江、雅礱江、 大渡河“三江”為重要的水電開發,優先建設季調節、年調節和多年調節能力水庫電站。提升風光等新能源補充功能,堅持集中式與分布式并舉,加快建設“三州一市”光伏發電基地。
《規劃》還提出,增強氣電煤電兜底能力,2025年前新增投產氣電裝機容量850萬千瓦以上。發揮新型儲能靈活調節作用,到2025年力爭全省新型儲能規模達200萬千瓦以上。
《規劃》提出圍繞“進得來”加快外電入川通道建設,大力實施外電入川工程。突出與西北省份火風光電源、西藏地區水光電源的互補性,規劃建設隴電入川、藏電入川、疆電入川特高壓直流工程,提高四川電網與西北電網、西藏電網互通水平和互濟能力。
成都商報-紅星新聞記者 鐘茜妮
(責編:彭茜、章華維)
免責聲明:文章來源于網絡,不代表本站觀點,內容版權歸屬原作者及站點所有,如有對您造成影響,請及時聯系我們予以刪除!